南京肿瘤

乳腺乳腺癌

2022-04-18 20:24:52 来源: 南京肿瘤 咨询医生

乳腺 ≠乳腺癌 [标签:url] [标签:科室] 摘要:对于年轻女性来说,如果有上述的临床表现,主要先考虑是乳腺纤维腺瘤;如果是28、29岁或者是年龄更大的女性,在怀疑是乳腺纤维腺瘤时要慎重一些,要和恶性 相鉴别。 是女人的第二生命,呵护 对女性来说非常重要。近年来,随着乳腺癌的高发,乳腺癌成为了女性健康的“头号杀手”,这一字眼一直都让女性谈之色变。不少女性一发现 内有肿块,就会陷入过度的惊慌害怕中,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,盲目地上网寻找“答案”。其实乳腺 并不等于乳腺癌,有相当一部分乳腺 是良性的。 关键字:乳腺纤维腺瘤 临床表现为乳腺纤维腺瘤是年轻女性最常见的乳腺良性 ,与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失衡有关。一般好发于16—20岁、20—25岁、25—29岁三个年龄段,其中20—25岁发病率最高,但年龄较大的女性也有可能是乳腺纤维腺瘤,只是发病率较低。 纤维腺瘤一般生长缓慢,往往是无意中、洗澡时,或体检中被发现。瘤体形态较规则,表面光滑,边界非常清楚,活动度比较好。从超声上来说,纤维腺瘤一般有低回声、形态规则、边界清楚、没有血流等表现。纤维腺瘤也有迅速生长的时候,妊娠或哺乳期在雌激素的刺激下,可急骤增长。 诊断 对于年轻女性来说,如果有上述的临床表现,主要先考虑是乳腺纤维腺瘤;如果是28、29岁或者是年龄更大的女性,在怀疑是乳腺纤维腺瘤时要慎重一些,要和恶性 相鉴别。 乳腺纤维腺瘤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检查是超声,做乳腺钼靶检查、核磁检查也可以,但乳腺钼靶检查不太适合年轻女性,因为年轻女性的乳腺腺体较致密,钼钯效果不好;而核磁检查价格比较昂贵,没有必要先选这个。 治疗 乳腺纤维腺瘤是良性 ,如果是1cm以下的,可以考虑先观察。如果选择手术切除,临床一般有两种方法:一种是常规的开放性手术,在 表面做切口,取出 。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,现在也可以在乳晕、乳腺下缘、腋窝等比较隐蔽的位置做切口,术后不影响美观,但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。另一种是乳腺微创旋切手术,适合瘤体在2cm或3cm以下的患者。该手术切口极小,对于 的外观影响很小,唯一的缺点就是费用比较高。 此外,乳腺纤维腺瘤患者,准备怀孕之前,应该先切除 ,以防妊娠期 体积迅速增大;如果在妊娠期发现乳腺纤维腺瘤,一般前3个月不处理,等4—6个月时可以局部 下手术切除,但 生长不快的话,可以等哺乳期之后再处理。 关键字:乳腺导管内 状瘤 临床表现为女性乳腺有15—20个乳腺导管,开口于 。乳腺导管内 状瘤是指生长在乳腺导管内的形似“菜花”的体积较小的良性 。打个比方来说,树根和树根之间是有土的,在“土”的部分长出来的良性 多数是纤维腺瘤,而在“树根上”、“树根里”长出的 多是乳腺导管内 状瘤。 乳腺导管内 状瘤的高发年龄在40—45岁左右,长在乳晕周围的比较多见,长在导管末梢的比较少见,由于乳腺导管内 状瘤瘤体小,多数情况下摸不到肿块。乳腺导管内 状瘤长在导管里会有一些分泌物,分泌物会通过乳管、 排出,所以会有 溢液,最常见的是淡黄色和咖啡色的 溢液。 诊断 乳腺导管内 状瘤的检查方法有两种,一种是乳腺导管造影检查,将造影剂注入溢液导管,再在X线下拍片,观察导管内是否有 ;另一种是乳管镜检查,从溢液乳管口处放入纤维乳管镜,借助电视屏幕观察溢液乳管的上皮及管腔内的情况,并可酌情进行活检。 临床上,在有 溢液、检查发现乳管内有 的情况下,要首先考虑患乳腺导管内 状瘤的可能性;如果在乳管镜检查时,发现乳管内已经出现糜烂、坏死等情况,首先要怀疑 是否癌变。 治疗 由于乳腺导管内 状瘤有7%—10%的癌变率,所以一般主张积极的手术切除。在乳腺导管内 状瘤的手术过程中,要找到溢液乳管开口注入蓝色染料,术中利用蓝色染料的区域引导切除病灶送检。 关键字:乳腺脂肪瘤 临床表现为乳腺脂肪瘤是来源于乳腺脂肪组织的一种良性 ,主要特点是多位于 皮下、比较表浅,多呈圆形、椭圆形或分叶状,质地柔软,边界清晰,活动度较好,通过超声可以很好地与其他 区分。 治疗 乳腺脂肪瘤通常生长缓慢,无特殊不适,极少会发生恶变。对于较小、生长缓慢的脂肪瘤,可以先给予面察;但对于生长较快、体积较大,并且明显压迫周围组织的脂肪瘤,应该进行手术治疗。 另外,有很多女性会在体检中发现有乳腺增生症、乳腺囊性增生症等,其实这是属于一种乳腺良性病,而非 疾病。 腺体在月经周期会发生变化,在激素的作用下,可以出现乳腺组织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,经过一段时间以后,增生的乳腺组织不能完全消退,就会形成乳腺增生。临床表现为 胀痛、触痛、乳腺团块等,表现多具有周期性,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,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治疗。 总之,乳腺肿物疾病类型繁多,一旦发现 肿块时,不要过于惊慌,也不能自下判断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。
TAG: